王敏:论述彝文对传播彝医药文献的重要性
论述彝文对传播彝医药文献的重要性王敏 | 云南省中医学院特聘教授 摘 要:目的 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古代彝文的起源和发...
身体与社会——凉山彝族尼木措毕仪式中女性月经禁忌的人类学诠释丁木乃 | 乐山师范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女性月经禁忌观念源于对经血的误解,以及...
近二十年彝族与贫困研究论文文献目录(1998-2018)王广瑞为方便彝学研究者查阅,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近二十年彝族与贫困的相关研究文献,得出以下数据:期刊论文72篇,硕博士论文39篇,外文文献3...
凉山彝族毕摩仪式音乐形态研究杜梦甦摘要:毕摩是彝族原始宗教的祭司,是族群生活中的核心人物,是享有族人特殊尊重的群体,是彝人聚居区的保护神;毕摩仪式在民间广泛流传,毕摩在仪式中用山歌式的旋律和歌谣式的语...
盖瓦洒彝族村寨神秘的“哑神之舞”列来拉杜 在中国西南的哀牢山麓深处,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有个叫盖瓦洒村的彝族村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都如期举行“裸体哑巴会”。由于远离县城交通不便,生活在这里的彝族同胞...
彝语南部方言,又称尼苏语,是彝语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使用人数达50万。操这种方言的人多自称“尼苏”/ni˥su˧/、“聂苏泼”/ȵḛ˧su˥pʰo˧˩/或“纳苏泼”/na̰˧su˥pʰo...
越南的彝族及其历史文化述略普忠良 |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和越南是世代邻邦,自汉光武帝时期伏波将军马援进兵交趾(即今越南)以来,互相往来不断,壮、汗、傣、彝、苗、瑶、哈尼、拉祜等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形...
2022年4月,在一个重要的场合,彝族企业家、毕节市彝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赫章县彝学会会长龙朝阳先生给我说,赫章县彝学研究会、赫章县政协教科文卫体...
毕摩祭经与火把节叙事——以云南省楚雄彝族文献《火把节祭经》为例刘建波 摘 要:云南省楚雄州翻译整理出禄丰市彝族支系乃苏颇《彝...
人生仪礼的教育功能——以大凉山彝族的丧葬仪礼为对象樊秀丽 |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摘要:人从生命的诞生至生命的终止要经历一系列的通过仪礼,作为人生最后的通过仪礼,丧葬仪礼,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不...
雷波彝族丧葬仪式研究取比尔莲 | 中央民族大学摘要: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彝族是个典型的保留原生态火葬仪式的民族。丧葬仪式是人生的重要仪礼之一,是通过各种象征形式来完成对于死者处理的通过仪式,是...
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研究曲木铁西,巴莫阿依摘 要:“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是凉山彝族宗教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仪式,讨论研究凉山彝族的祭祖送灵仪式,对全面、深入研究彝族的...
巴莫曲布嫫,彝族,1964年4月出生于四川凉山昭觉。1980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84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陶立璠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
彝族“神话/史诗”研究的三条大路——基于“西南”的视野张多 | 云南大学文学院 前不久,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的一些同行有感于当代互联网学术交流方式的...
(五批共计136种)第一批(2008年):11种1. 02345劝善经明刻本国家图书馆2. 02346劝善经明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3. 02347劝善经明刻本清华大学图书馆4. 02...
资本化时代的彝族服饰列来拉杜 集中表现彝族人生活地域、社会历史以及审美情趣的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它由人力、技术、实践经验等组成。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彝族服饰资本化是指在...
滇东南的“白倮”与荞李继群 和红灿 摘 要:本研究关注的是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新寨乡城寨村的“白倮”的文化生态变迁。白倮属于彝族[1]。现在白倮只剩下三个村落的人群,城寨是其中之一,也是...
阿诗玛、石林旅游与族群性——兼谈彝族精英之族群性李永祥摘要:本文通过阿诗玛研究与石林旅游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民族旅游中的理论问题。文章的前半部分讨论阿诗玛研究在石林旅游开发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后...
通达现代中国的火把节——论现代知识分子对云南火把节的再“发现”李直飞 |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何晓雯 |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
威宁彝族丧葬祭祀词及仪式的文化内涵——以《指路经》和《劝善经》为例余舒 | 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 摘要:彝族丧葬祭祀词以诗歌形式写成,一般七...
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以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为例龙圣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文书、《冕宁档案》,揭示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万历后期,为抵抗叛乱,...
中国彝族古代史学概述东人达 | 重庆师专政史系副教授 中国古代,史学发达,人所共知。然而,对于中国古代史学领域中的另一颗明珠,即由黔西北彝文古籍反映出来的西南彝族古代史学及其理论,却不大为人们所知。...
传统宗教与凉山彝族的文化认同巫达一、导言文化认同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门领域,以文化研究为己任的人类学界当然对此领域更是加倍关注了。人类学界对文化认同的关注是跟族群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者们探讨文...
活着的经典:凉山彝族毕摩文献的独特文化价值巴莫曲布嫫彝族文化传统有鲜明的民族性、支系性和地方性。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人口近200万,是人口最多的彝族支系。千百年来,诺苏彝族在这片富有古老...
彝族的传统天时习俗罗曲摘 要:彝族在漫长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天时习俗,对日、月、年、季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并且以物测日观星来认知时节。这种将科学的成分与习俗的活动相融的习俗,反映了彝...
穿越母语:论彝族口头传统对当代彝族文学的深层影响罗庆春内容提要:在彝族文学发展史上,浩若烟海、自成体系的口头诗学传统由诗的形式、诗的思维、诗的品质等方面,在整体的彝族文学乃至彝族文化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特...
神图咒符与仪式象征 ——大凉山彝族毕摩宗教绘画中的神话原型巴莫曲布嫫 摘 要:宗教造型是彝族原生宗教祭司──毕摩的重要巫祭手段之一。毕摩...
彝族古代诗文理论的精粹之作 ——读彝《诺素咪谷则》刘兴祥 | 贵州民族报社 《诺素咪谷则》是一本由贵州省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撰,贵州民族大学王子尧教...
荟萃四省彝族经典 翻新百卷毕摩经文——评《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刘星 | 四川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 彝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滇、黔、川...
神话的结构与彝族生态文化叶宏 李金发摘 要:在对大自然的不断适应中,彝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反映在信仰仪式、节庆礼俗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神话是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文经典《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