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莫曲布嫫:活着的经典——凉山彝族毕摩文献的独特文化价值
活着的经典:凉山彝族毕摩文献的独特文化价值巴莫曲布嫫彝族文化传统有鲜明的民族性、支系性和地方性。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人口近200万,是人口最多的彝族支系。千百年来,诺苏彝族在这片富有古老...
活着的经典:凉山彝族毕摩文献的独特文化价值巴莫曲布嫫彝族文化传统有鲜明的民族性、支系性和地方性。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人口近200万,是人口最多的彝族支系。千百年来,诺苏彝族在这片富有古老...
水西首座“向天坟”发现记王明贵 一个巨大的彝族历史文化之谜有了答案,阿哲故地罗甸王国区域终于发现了“向天坟”!这是今年4月笔者到贵州省大方县考察时偶然获得的重大发现。 “向天坟”,彝族创造的“东方...
小凉山彝族疾病文化的人类学研究——以宁蒗县跑马坪乡沙力坪村为例张实 郑艳姬摘 要: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联性,不同的族群文化各有一套不同的疾病理论和治疗...
比较视野中的彝族民间文学杨红君摘 要:本文以彝族民间文学中的四大史诗和四大叙事、抒情诗为例,从文学比较的视野,深入分析了彝族民间文学主要贯穿的两大社会主题:一是以史诗《梅葛》为代...
凉山彝族毕摩仪式音乐形态研究杜梦甦摘要:毕摩是彝族原始宗教的祭司,是族群生活中的核心人物,是享有族人特殊尊重的群体,是彝人聚居区的保护神;毕摩仪式在民间广泛流传,毕摩在仪式中用山歌式的旋律和歌谣式的语...
基于民族文化性格的彝族文化旅游开发探析罗良伟 蔡波 郭凌摘 要: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到大众旅游这一“大熔炉”中,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
口头叙事与身体叙事中的凉山彝族巫舞文化形态——以苏尼皮鼓舞为例鲜益 | 成都师范学院中文系摘 要:凉山彝族苏尼巫舞依托彝族民间口头叙事和经籍叙事的内在结构,呈现出丰富的身体叙事形...
中间人——东莞彝族工头及其社会功能刘东旭摘 要:20世纪90年代晚期以来,大量彝族口逐步迁至东莞打工,在他们中形成了一些工头。这些工头作为“中间人”实现与当地非彝族群体互通与共处,并以此间...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日本传播分析及对文化“走出去”的启示研究赵蕤 |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极具影响...
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研究曲木铁西,巴莫阿依摘 要:“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是凉山彝族宗教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仪式,讨论研究凉山彝族的祭祖送灵仪式,对全面、深入研究彝族的...
方山彝族俚濮人的生产习俗与民间信仰李娜 | 楚雄师范学院政管学院摘 要:方山历来是彝族俚濮人的聚居区,至今,该区俚濮人仍保持着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兼营采集和渔猎的生产习俗。与...
神话的结构与彝族生态文化叶宏 李金发摘 要:在对大自然的不断适应中,彝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反映在信仰仪式、节庆礼俗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神话是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文经典《勒...
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王光荣,王春燕摘 要: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是流传于该支系民族各种风俗仪式的一部部抒情长歌,是宣传彝族传统道德观念、礼仪文化的一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巫达摘 要:20世纪上半叶,凉山彝族丧葬文化主要有火葬和土葬两种形态,以火葬为主;目前则出现了火葬、土葬和“火葬加垒坟”三种形态。丧葬文化发生变...
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以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为例龙圣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文书、《冕宁档案》,揭示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万历后期,为抵抗叛乱,...
“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 陈晓颖摘 要:农村“随礼”是村民维系人情往来的重要方式,早已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事实,得到海内外学者的持续关注。本文基于对云南省某彝族村落的田野...
视觉文本与史诗口头文本的互文性——以彝族毕颇身体装饰及祖师坛神像为中心李世武 摘 要:《教路·分家》是彝族罗罗颇社区歌手毕颇在丧葬仪式中活形态演述的一部濒危的口头史诗。史诗的...
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王菊 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演进历史中,民族文化的他者表达和被重构的层出不穷。 “狸猫换太子”是中原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故事源于宋仁宗认...
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黄龙光摘 要:彝族花鼓舞贮藏着彝族远古共祖阿普笃慕主持祭祖大典、六祖分支、四方迁徙的历史记忆。彝族花鼓舞以“踩”为基础的一系...
教育对边疆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以明代以来凉山彝族地区教育发展为例刘志扬,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吉牛乌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摘  ...
彝文献图画符号之起源、功能及价值考证王富慧 彝文献图画符号之起源、功能及价值考证王富慧在彝文古籍经典文献中有许多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繁荣时期的图画符号...
从发现威宁“彝文印章”谈夜郎国族属问题李卿 注:此印模景云南昭通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1986年编《昭通少数民族画册》载“彝文印章”复印件。 1979年...
彝文古籍《西南彝志》与《爨文丛刻·君代母系》所记奢香彝名考辩王芳,王明贵 |毕节学院 摘 要:《明实录》、《明史》等汉文史籍...
明代万厉壬辰水西大渡河桥彝文碑余宏模从贵州大方县城乘车南行三十公里,至黄泥塘再往东南沿崎岖山路步行约八公里,就来到鸡场公社大兴大队河丰生产队。这里四面丛山峻岭、大渡河由山谷中蜿蜒而出,成了对河两岸大方...